在舊城 我們都遺留過童年的味蕾
有一些味蕾記憶,無法替代
麥圍大街、南門街、北門街、女人街、先鋒路……或許你不曾在這些地方居住,但是相信每一個清遠人,都曾經(jīng)“混跡”過在這些地方,最重要的是,這里簡單又記憶久遠的味道,你一定都記得。
在舊城走走逛逛,跟著我們一起在小巷子里,找回這些最地道的味道……
舊城最地道的清遠小食
麥圍大街--明記牛雜
在舊清中上過學的孩子都知道,清中后門是美食的天堂,一屆又一屆學生畢業(yè)了,但是這里的經(jīng)典美食卻一年又一年地,都依舊還在。
說到麥圍大街周邊的經(jīng)典美食,明記牛雜一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。
明記牛雜已經(jīng)開了20年了,一開始只是在麥圍大街的一個推車檔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發(fā)展有了自己的店鋪。
我們吃牛雜的方式,也從以前拿著竹簽站在大街上一串一串吃,到了現(xiàn)在可以舒舒服服坐在店鋪里了。
現(xiàn)在在明記吃牛雜,還能一煲一煲點,讓愛吃牛雜的你吃個痛快!
北門街--重慶酸辣粉
在北門街有一家重慶酸辣粉和韓國鐵板燒完美融合的店鋪,也已經(jīng)有十多年的歷史了,這里的重慶酸辣粉酸香爽辣,點上一份韓國鐵板燒一起吃,竟然一點也不違和,可能是因為從小吃到大,已經(jīng)吃習慣這種搭配了吧!
這里的鐵板燒也是一絕,雞肉串腌制得很入味,炸好后卻依舊保持著新嫩的口感。包心菜也是小編的摯愛,微微的焦脆配著菜原有的清爽,一次可以吃三大串呢!
在這里還有一個很獨特的吃法,就是叫一串炸豆腐浸泡在酸辣粉里吃,讓炸豆腐充分吸收酸辣費的湯汁,吃完真的想要振臂歡呼呢!
倉后街--三味麻辣燙
很多人都知道要去倉前街吃糖水,但是在吃糖水之前,來倉后街搓一頓麻辣燙,才是很多學生哥的最愛!
倉后街的這家三味麻辣燙開店歷史也超過十五年了,雖然媽媽總是嘮叨麻辣燙不健康,但是麻辣燙豐富的食材和爽辣的味道,真的無法拒絕啊!
在這里十幾塊可以吃到好幾樣菜式,再點上一碟嫩滑的朱紅和爽口的番薯粉,就著麻辣燙的湯底吃,對于沒有多少錢的學生哥,真的是完美的選擇呀!
女人街--八點臭豆腐
說八點臭豆腐可能沒有很多人知道,但是如果說金岳電腦城那家臭豆腐,一定很多人都念念不忘吧!
很多人以為這家店關了,但其實它只是換地方啦!現(xiàn)在這家臭豆腐店已經(jīng)有了門面,搬到女人街了。
店面變得干凈了,吃臭豆腐也變得更舒服啦~店面雖然變了,但是傳統(tǒng)的味道一點都沒變!
這里的臭豆腐有傳統(tǒng)的也有長沙的,傳統(tǒng)的臭豆腐比較適合清遠人的口味,湯汁有點粘稠,炸得焦脆的豆腐塊沾著濃濃的湯汁,再加點辣椒和香菜,一口一塊真的停不下來。
而長沙臭豆腐是黑色的,比傳統(tǒng)臭豆腐要辣,不能吃辣的孩子記得跟老板說要微辣就好了。
女人街--家喻糖水
在清遠有好幾家糖水店都是大家從小喝到大的,例如學宮街的阿婆糖水、倉前街糖水鋪,還有女人街的家喻糖水。
這兩家家喻糖水雖然隔著一家店鋪,但不用懷疑,這兩家都是正品的,常常在這家點了單,從另外一家那里給你端過來了。
在附近吃完臭豆腐,再過來這里喝一碗西米露或者綠豆沙,再適合不過了!
女人街--國哥關東煮
女人街還真的不只是女人的天堂,這里還有很多隱藏的美食,慢慢走總能發(fā)現(xiàn)。
國哥關東煮雖然只是一個小攤檔,但也是女人街的老字號美食了~看著攤檔的每一個小格子都放滿了各種美食,真的很治愈呢!
點一串魚蛋,再點一串豆腐和魔芋結(jié),加點湯汁和辣椒醬,特別適合冬天的時候捧著吃,超暖和的~
學宮街--雞柳店
再往河邊的方向走,就走到了學宮街,這里除了有陳華記的第一家店面和學宮市場那些美味的鹽焗雞,還有一些你不能錯過的小吃店!
在清遠,由小吃到大的炸炸,只有最普遍、平常又簡單的烹飪手法,只有時間、溫度和醬料的完美搭配,才能接受十幾年挑剔的考驗。吃貨們越來越挑剔的嘴巴,最想念的依然是她家這口炸雞柳。
輕輕咬一口,腌得入味的肉炸得恰到好處,帶著金黃色脆皮,肉和醬的完美結(jié)合,十分好吃呢!
如今,阿姨的兒子在麥當勞對面開了間“學宮大雞排”,希望把清遠街頭美食的味道傳播出去。
學宮街--味太郎
以前新華書店還是在學宮街,每次來這里買文具或者學習資料的時候,都總是要省下來幾塊錢來這家味太郎吃上一碗碗仔翅!
以前店鋪會提供一張小小矮矮的桌子,雖然坐在街邊位置也很小,但是吃上一碗用料十足的碗仔翅,總是很滿足。
這里的魚蛋和豬腸粉也是很好吃,加上一點醬料沾著,捧著個小碗站在街邊吃,才是最原始的味道呢!
這里除了有吃的,還是一個日漫日式小飾品的圣地,如果喜歡的還可以在這里淘到很多有趣的小件呢~
不管清遠的城市邊緣如何伸展,舊城始終就如清遠的一塊心臟。這塊區(qū)域有太多我們熟悉的味道和感覺,不管城市怎么變化,都依舊還在……
這些小巷子里的味道,你都還記得嗎?
哪一個街頭小吃,才是你戒不掉的味道?